民意所向、民心所盼,就是初心所在。為切實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緊貼民生關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2022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聚焦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持續發力,對嚴重違法行為重拳出擊,取得階段性成效。
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2022民生領域“鐵拳”行動部署會,決定圍繞“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場監管風險和壓力最大”領域,持之以恒開展“鐵拳”行動。今年明確的8類違法重點內容是:食用油摻雜摻假,聲稱減肥、壯陽等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質量違法和加油站計量作弊,“神醫”“神藥”等虛假違法廣告,醫療美容領域虛假宣傳,翻新“黑氣瓶”和劣質燃氣具,超期未檢電梯,面向未成年人開展“無底線營銷”。
保持高位推動
拉出“滿弓箭”
去年年底,江陰市市場監管局檢查發現,無錫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1.2元/度的價格收取江陰市某大廈業主的轉供電電費,其價格明顯高于政府定價。經查,當事人為江陰市某大廈的物業管理單位,自2019年12月23日至案發,一直以1.2元/度向業主收取電費,多收的轉供電電費為66.90萬元。今年3月,江陰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責令退還多收電費66.90萬元,并根據退還情況作出相應行政處罰。
這是我省“鐵拳”出擊,全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緊扣“雙穩雙提”工作主線,精心謀劃,周密部署,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
“鐵拳”行動參與的主體多,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協調機制,才能保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3月4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2022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全省視頻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印發2022年全省行動實施方案,協調推動工作開展;制定《2022江蘇“鐵拳”行動工作計劃動態表》,圍繞行動方案,梳理15項總局要求完成的、64項省局計劃完成的工作事項,條目化拿出“作戰圖”,定好坐標軸,在時間上細化到每個月,根據總局的部署要求和工作推動程度不斷調整改進,力爭月月有進展、季季見實效、全年有突破。
全省13個設區市局積極行動,迅速制定印發本地行動方案,召開視頻會議進行再部署;7個設區市局“一把手”局長掛帥,任本地專班組長,靠前指揮,“鐵拳”行動迅速在省內13個地市落地,“一盤棋”局面初步形成,全省“鐵拳”行動在工作組織領導機制上較去年再提檔再升級。
措施制度先行
打出“組合拳”
為了讓更多百姓身邊的煩心事得到解決,省市場監管局堅持措施制度先行,打出一系列“組合拳”——
確保責任落實不缺位。印發《2022江蘇“鐵拳”行動重點違法行為查處方案》,對查處8類違法行為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規進行梳理,明確每一類違法案件查處的重點任務要求,明晰各職能處室的任務分工。
力爭靶向更精準。出臺《重點違法案件案源線索挖掘思路指引》,精心梳理違法行為的不同表現形式,全面揭示暴露問題的重要環節,力爭“鐵拳”案件辦理靶向更精準,切口更深入。
指引一線案件辦理。編寫《2022江蘇“鐵拳”行動違法案件辦理指南》,既重點提煉了執法實務中具體操作的要點和方法,又著力增強每類重點違法行為查處的實用指導性。特別是油品質量違法和加油站計量作弊、劣質燃氣具和超期未檢電梯等質量安全領域案件的查處,輔以更多的圖文展示,使一線執法人員更加直觀感受案件查辦技巧。
加強協作凝聚資源。商定《2022江蘇“鐵拳”省局專班年度工作措施清單》,省局專班成員處室結合年度工作共提出了38項助力“鐵拳”行動的措施,具體包括:提出規范案源線索移送程序的法律意見、組織針對醫療美容行業虛假宣傳的課題調研、開展加油機計量宣傳等等。進一步加強內部協作,推進日常監管與執法辦案有效銜接,凝聚系統資源力量。
構建統一的舉報獎勵機制。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轉發市場監管總局 財政部〈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的通知》,從省級層面明確較大數額罰沒款的標準、嚴格規范舉報獎勵程序,并對違法主體內部人員舉報的獎勵標準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建立我省統一的舉報獎勵工作機制。
持續精準監管
擰成“一股繩”
扎實推進“鐵拳”行動,我省不僅做好“規定動作”,還結合實際,做好“自選動作”。
“規定動作”方面:省市場監管局查處浙江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輕質燃料油冒充工業白油銷售案、南通市如東縣市場監管局查處南通某科技有限公司擅自銷售未經強制性產品認證兒童玩具案、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南京某超市有限公司中央公園店銷售過度包裝西洋參含片案、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吳江某食品經營部將進口標簽篡改為國產標簽案、泰州市海陵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泰州某超市有限公司銷售過度包裝食品案等5起案件,被市場監管總局列為典型案例發布。
“自選動作”方面:省市場監管局把物業管理機構侵犯業主權益和超標電動自行車納入省局“鐵拳”行動的自選動作,為最貼近民生的“住”和“行”問題診脈把關。
圍繞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電動自行車違規解碼提速問題,部署無錫、常州兩地開展執法檢查。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678人次,對江蘇綠能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等49家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進行突擊檢查,對5家生產企業立案調查。
下發《關于開展物業服務企業侵犯業主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組織全系統開展物業服務企業侵犯業主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全省各地還圍繞醫療機構商業賄賂、農村及城鄉接合部“三無”食品和中介機構違規收費等“自選動作”開展執法檢查。
上下齊心合力
唱響“地方戲”
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填報《2022江蘇“鐵拳”民生領域重點突破項目表》,鼓勵每個市申報一個“鐵拳”項目和一個自選項目作為今年的攻堅突破課題,全省各地共申報項目21件。
扎實推進“鐵拳”行動,全省各地涌現出一批特色做法——
淮安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物業企業侵犯業主權益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排查近80家物業服務企業,對其中存在侵權違法行為的57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涉案金額合計超過千萬元。蘇州市市場監管局開展非標電動自行車執法專項行動,共檢查生產銷售主體264家,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6起,主要涉及非法改裝電動車、組裝劣質蓄電池等違法行為。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加強食品安全執法,對挑戰道德底線的嚴重違法行為嚴查重罰,查處的“某品牌調味料非法添加系列案”,被總局評為“全國食品安全執法稽查優秀案例”。
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統籌推進案件查辦與宣傳曝光,以案釋法、以案普法。省市場監管局制定了《2022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宣傳工作方案》,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案例曝光等手段,多渠道構建宣傳網絡。上半年,省局、各設區市局共發布典型案例18批次150件,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時間發聲,積極展示了履職工作成效和執法為民的工作初心,持續釋放震懾力,切實保障“鐵拳”行動打出聲威。
下一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統一部署,繼續以“鐵拳”行動為抓手,勇擔重任守初心,針對市場監管領域違法案件特點,繼續加強重點執法任務推進、加強重大案件區域協作,力爭“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切實辦成一批叫得響、過得硬的“鐵案”,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